背景链接
城管做的好不好,商贩有发言权。2014年4月,武汉城管邀请部分商贩为城管执法人员打分,所的成绩将对城管队员评优、绩效工资产生影响。这是继“眼神执法”、“围观执法”、“献花执法”之后,武汉城管又出新招——“请商贩打分”,考核内容除涉及城管队员对管理出店、占道及油烟噪音污染等执法工作熟悉程度,其对待被管理对象的态度、交流沟通方式、市民投诉反馈等考核项目也占有近半比重,此事在社会上引起热议。
相关评论
新华电讯:“好心能否办好事,评议主体的公正性如何保障,评议内容的科学性如何界定?”
新浪新闻:“请商贩打分”有利有弊,但从现实来看,是弊多利少,因为城管是要管商贩的。“请商贩打分”,请的只是一部分商贩,这不够全面,另外,在什么时候请商贩打分?”
热点解析
近年来,城管“暴力执法”的现象屡见不鲜,而商贩刺伤城管、抵制城管的新闻也被经常报道,武汉城管队近来的一系列执法新举措,不仅仅是吸引眼球,还获得了民众的赞誉,但是对于这类现象,应该辩证的看待。
一方面,商贩给城管打分具有正面效应。看似简单的城管部门执法,却肩担着社会维稳的重担,基础不牢地动山摇,社会底层建筑稳定了,我们的城市、国家才能够稳定、发展。这就注定城管工作的复杂性和艰巨性,同时也考验着每位城管执法都的治理能力和水平。
城管部门执法理念和方式要取得突破,就必须看清楚自己所处的位置,无论是“眼神执法”、“举牌执法”、“围观执法”、“献花执法”,还是今日的“请商贩给城管打分”,可以说,社会民众从中看到的是一个力求人性执法、为民执法的新城管形象,它传递出来的是一种社会正效应。
从这个意义上来看,武汉“请商贩给城管打分”的新举措,无论是否会制约城管执法的手脚,都是具有积极意义的,体现了城管对为执法与群众需求相匹配的一种尝试和创新,而社会民众也能从中体会到城管形象自我重塑的努力。